近年來,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痛風已經成為我國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。攝入的嘌呤含量過高往往會引發痛風,以至於現在,只要説起海鮮啤酒,就有人把它們和“痛風套餐”聯繫在一起。
日常生活中,很多食物都含有高嘌呤。比如酵母粉、雞胸肉、動物內臟如肝、小腸、腦,海產品、濃湯(食材的漂呤大多數溶解在湯裏)、菌菇湯。
你知道嗎?雖然人類吃一些高嘌呤的食物就會造成痛風,但是動物界中,很多食肉動物即使吃很多內臟也很少痛風,這是為什麼呢?並且,我們口中的罪魁禍首嘌呤,並不是對人體只有害處,甚至還益處多多!可以説,痛風是人類進化的結果!
痛風因何而起?
我們所説的“痛風”,本質上是一種由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類疾病,症狀多樣,其中,以刺激性關節炎最為常見,通常表現為腳拇趾基部的跖趾關節出現疼痛症狀,持續2-4個小時,手指關節、腳踝和膝蓋有時也會出現症狀,並伴有關節處的紅、軟、發熱和浮腫。
關於痛風的經典配圖(發表於1799年):小惡魔在啃噬人類的大腳趾根部關節,展示了痛風的典型症狀
除了關節炎的症狀,少數患者還會出現痛風性腎病和痛風石等臨牀症狀,表現為腎結石、腎功能不全,皮膚潰瘍並伴有白色滲出物等。
那麼,痛風患者為什麼會出現以上症狀呢?這還要從痛風的病因説起。目前,臨牀上已經得出結論,痛風是由高尿酸血癥發展而來。而尿酸,則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。
尿酸主要有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來源,一部分是來自人體內組成細胞核成分之 一的嘌呤的分解,嘌呤是有核蛋白分解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化合物,它是核酸(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)分解代謝後的產物。
嘌呤主要來自細胞代謝分解的核酸分解的尿酸,又稱內源性尿酸,約佔體內總 尿酸的80%。另一部分來自含嘌呤的飲食,又稱外源性尿酸,約佔體內總尿酸的 20%。
嘌呤代謝示意圖
在體温為37℃的情況下,成年男性血尿酸值約為208-416μmol/L,女性約為149-358μmol/L,濃度超出正常範圍,即為高尿酸血癥。
當人體內的尿酸濃度過高,超出了腎臟的排出能力,尿酸形成的單鈉尿酸鹽在骨關節、腎臟和皮下等部位沉積,引發炎症和組織損傷,導致痛風發作。
大多數動物為何不會痛風?
那麼,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動物,為什麼可以盡情地吃肉,似乎從來都沒有痛風的困擾呢?
首先,我們必須明確一點,除了人類,其他動物也可能得痛風。例如與人類血緣關係接近的大猩猩,也很容易出現血尿酸偏高的問題,不少爬行動物和鳥類也時常遭受痛風的困擾,科學家們甚至在一具霸王龍化石的尾椎骨上,發現了疑似痛風留下的炎症痕跡。
究其原因,是因為尿酸同樣是這些動物嘌呤代謝的主要終產物。
那麼,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大多數食肉動物並不會得痛風,又是為什麼呢?
這是因為,這些動物體內,有一種名為尿酸酶(又名尿酸氧化酶)的物質,可以將尿酸氧化成尿囊素和水,與尿酸相比,尿囊素更容易被排出體外。這也是為什麼,我們總能看到動物們“大口吃肉”, 卻幾乎不會得痛風的原因了。
//zhuanlan.zhihu.com/p/38736731
進化路上的“雙刃劍”
看到這裏,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會覺得可惜:像尿酸酶那麼好的東西,為什麼偏偏人類體內沒有呢?那樣的話,我們也可以放心大膽地享受燒烤和海鮮了。
別急着下結論,尿酸過多雖然會引發痛風,但它本身並不是“十惡不赦”,甚至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,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?
尿酸是低鹽狀態下維持直立血壓所必需
//www.23mofang.com/gene-club/detail/15f6c9dd814
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環,它使人類的雙手得到解放,有了製造和使用工具的基礎。而當時,生活在亞熱帶森林中的原始人類,每日攝入的氯化鈉僅為0.6g,遠低於目前世界衞生組織(WHO) 建議每人每日5g的食鹽攝入量,而穩定的尿酸濃度,能夠幫助人類在低鹽攝入的情況下維持直立血壓。因此,可以説正是尿酸的存在,才讓人類“站了起來”。
尿酸能夠性刺激大腦皮層,增強智力,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智力飛躍,就很可能與尿酸的升高有關。臨牀研究顯示,超高智力人羣中痛風的發病率(1.8%)明顯高於同地區同時期普通人羣的發病率(1.5%),而過低的血尿酸濃度還會使阿爾茲海默病的患病風險增高,這些結果提示人類智力很可能與尿酸濃度存在某種聯繫。
尿酸能夠幫助人類延緩衰老
尿酸能夠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,減緩人體內的氧化應激反應,阻止細胞凋亡,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,占人體抗氧化功能的50%。在保護血管內皮,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等方面,發揮了正面作用。
尿酸使人類更擅於儲存脂肪
在食物匱乏的時代,足夠的能量儲存,對進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,而穩定的尿酸水平,增強人體儲存脂肪的能力,可以保證大腦穩定的能量供應。
目前,我們尚未得知尿酸酶從人類體內消失的確切原因,不過,可以確信的一點是,人類能夠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倖存,從諸多生物中脱穎而出離不開尿酸的作用。
只是,在告別了條件艱苦的遠古時代之後,諸如維持血壓、能量供應之類的問題,已經無法再給我們帶來困擾,而尿酸過高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,反而成了現代人類的負擔。
或許有一天,人類會進化出新的生理機制,解決尿酸過高引發的問題,在此之前,我們能做的就是將體內的尿酸含量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容,讓機體健康地運轉。
嘌呤讓人又愛又恨,但火鍋的誘惑總讓人暫時忘卻痛苦。其實,火鍋多年來也只是一位背鍋俠,它不算是造成痛風的元兇,只能算幫兇罷了!各位小夥伴再吃火鍋,可要記得是高嘌呤食物溶解在了湯裏!不信,下次吃火鍋可以選擇清湯涮蔬菜,同樣美味又健康!
審核專家:郭曉豔
解放軍第二五二醫院
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
- THE END -
原文鏈接: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:陳馳
- 關注我們

-
微博:快科技2018
快科技(原驅動之家)官方微博 -
今日頭條:快科技
帶來硬件軟件、手機數碼最快資訊! -
抖音:快科技 (1770017824)
科技快訊、手機開箱、產品體驗、應用推薦...